睹物思英烈 英魂永不朽
——追忆抗日民族英雄吉鸿昌
时间:2022年11月24日 点击次数:4542
暮秋初冬的郑州烈士陵园红旗猎猎、整洁肃穆,著名抗日民族英雄吉鸿昌烈士就安葬于此。走进郑州烈士陵园,你会见到许多为纪念这位赫赫有名的抗日英雄修建的烈士纪念设施。
1895年10月18日,一声悦耳的婴儿啼哭划过了豫东平原扶沟县吕潭镇寂静的夜空,吉鸿昌烈士出生在一户以开茶馆度日的贫苦家庭中。他的父亲乐善助人,吉鸿昌从小在父亲的熏陶下养成了助人为乐、刚直不阿的性格。
“做官即不许发财”这发人深省的七个大字是吉鸿昌一生践行的誓言。1922年8月,吉鸿昌赶回家中看望卧病在床的父亲,在病榻上吉父语重心长地说出了这句话。返回驻地后,父亲的教诲始终萦绕在吉鸿昌的脑海。1931年,中原大战刚刚结束,吉鸿昌随冯玉祥被蒋介石收编。军阀混战使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而国民党官场尔虞我诈、腐败成风。为了冲击贪污的风气,吉鸿昌将父亲的遗训烧制在套碗上,集合部属举行了严肃的赠碗仪式。吉鸿昌将父亲的这番话讲给部下听,当官一定要清白廉政,多为天下穷苦人着想,做官即不许发财!吉鸿昌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时刻用这句话惕励自己的一言一行。
吉鸿昌回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寻找党组织,急切地投入新的抗日战斗。当时白色恐怖正笼罩着天津城,天津地下党组织及许多进步团体相继遭到国民党特务的破坏,大批共产党员被捕入狱。但吉鸿昌没有被这种情况吓到,他联络各派抗日人士在天津成立中国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

庄严的吉鸿昌将军广场宽广大气

将军红花岗岩修葺的墓身令人崇敬,洁白的碑体上镌刻着将军的生平

吉鸿昌纪念碑亭宁静悠远
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在郑州烈士陵园中原英烈纪念馆吉鸿昌烈士纪念厅内,通过场景复原、雕塑、大型油画、实物、照片、多媒体互动等手段直观地讲述了吉鸿昌烈士为国为民、慷慨赴义的英雄事迹。今天是吉鸿昌烈士牺牲纪念日,让我们睹物思英烈,透过无声的实物和图片,感受吉鸿昌烈士炽热滚烫的家国情怀。

慷慨赴义——吉鸿昌烈士纪念厅
1895年10月18日,一声悦耳的婴儿啼哭划过了豫东平原扶沟县吕潭镇寂静的夜空,吉鸿昌烈士出生在一户以开茶馆度日的贫苦家庭中。他的父亲乐善助人,吉鸿昌从小在父亲的熏陶下养成了助人为乐、刚直不阿的性格。

图片:吉鸿昌父亲生前所开茶馆旧址
懂事的吉鸿昌年幼时便来到家中茶馆干活。正值学龄的他常常被学馆传出的朗朗读书声吸引。虽然家境贫寒,父亲还是将他送进了学堂。上学后,吉鸿昌刻苦读书、上进用功。一个雪花纷飞的冬日,同学张有年不慎将单薄的裤子撕破,遭到阔少们的戏弄,吉鸿昌出手相救,却被恶人先告状,老师也偏向有钱人家的孩子。此时,对贫苦者的同情,对为富不仁者的仇视,使人人平等的信念慢慢植根于吉鸿昌心中。

图片:吉鸿昌幼年失学,亲身体验到没有文化的苦处,用家产和节省的俸禄,在家乡创办了一所贫民子弟学校——吕北初级小学,以造福乡里,培育英才。
1913年正值二次革命,人们将希望寄托于这场革命,盼望着中国能焕然一新。18岁的吉鸿昌也已长成英武少年,被这股浪潮感召,立志应征入伍当兵报国、为民造福。功夫不负有心人,打听到冯玉祥正在河南郾城招募新兵的消息,他没有一丝犹豫奔向新兵招募站,从此开始了戎马生涯。


“做官即不许发财”瓷碗(复制品)
当时,吉鸿昌跟随冯玉祥被国民党收编后蒋介石命令他率部开赴豫南进剿苏区。但在进攻时,他发现自己率领的部队遭到群众的逃避,红军却到哪都有老百姓帮忙,这使他感到意外和震惊。他在痛苦彷徨中思考着现实与自己救国救民之志的反差。为了解开疑惑,吉鸿昌到苏区秘密走访,与共产党接触、考察苏区的变化、深入了解人民群众的生活状态。一路上的所见所闻对他的人生产生了重大影响,他从此走上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画照:吉鸿昌苏区考察
从苏区归来吉鸿昌不愿再打内战“围剿”共产党,他积极与红军联系,准备秘密组织部队起义,但因为手下被收买而失败,被蒋介石解职勒令出国考察。

图片:吉鸿昌出国前同全体随员合影
在出国考察途中,震惊世界的九一八事变爆发,吉鸿昌心系祖国,立即启程归国,为抗战奔走呼号。他毁家纾难变卖家产购买枪械,联络旧部组织抗日武装,在此期间他在北平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支持下,以冯玉祥为总司令的抗日武装“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在张家口建立,吉鸿昌任第2军军长。

“誓死救国”察绥民众抗日同盟军北路军二十三师旗(复制品)

图片:吉鸿昌任抗日同盟军北陆军兼第二军军长时所摄
吉鸿昌率领同盟军与日军血战,终于收复了军事重地多伦,成为九一八事变以来中国军队首次从日伪军手中收复失地之壮举,对全国抗日产生极大鼓舞。

图片:吉鸿昌将军在抗日前线阵地瞭望敌情
一时间,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的威名震惊中外,心胸狭窄、独断多疑的蒋介石听闻后将其视为心腹大患,与日本人暗中勾结,联合夹击同盟军,企图赶尽杀绝,轰轰烈烈的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在蒋介石的打压逼迫下失败了。吉鸿昌因腹背受敌、寡不敌众,孤军奋战直至弹尽粮绝只得潜回天津。吉鸿昌回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寻找党组织,急切地投入新的抗日战斗。当时白色恐怖正笼罩着天津城,天津地下党组织及许多进步团体相继遭到国民党特务的破坏,大批共产党员被捕入狱。但吉鸿昌没有被这种情况吓到,他联络各派抗日人士在天津成立中国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

图片:吉鸿昌投入抗日救亡活动
吉鸿昌在天津从事抗日活动的事情传到了蒋介石耳朵里,蒋介石勃然震怒,下令暗杀吉鸿昌,他的家也受到特务日夜不停的监视,吉鸿昌被迫将工作地点转移到法租界的国民饭店。可是想不到,在这里吉鸿昌还是陷进了特务圈套,遭到埋伏中弹受伤,这时,与国民党特务勾结的法租界巡捕房倾巢而出,以杀人嫌疑犯的罪名将吉鸿昌逮捕。

图片:1934年11月9日晚,吉鸿昌遇刺饭店
1934年11月24日,是吉鸿昌烈士牺牲的日子,蒋介石密电北平军分会,下令对吉鸿昌就地处决。在生死离别之际,他从容不迫地披上斗篷,昂首走向刑场,用树枝做笔,以大地为纸,写下了浩然正气的就义诗:“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然后起身严正地对执行枪毙的特务说“我为抗日而死,不能跪下挨枪,我死了也不能倒下!给我拿个椅子来,我得坐着死!”刽子手被他的凛然正气震慑住,竟然双手颤抖一时无法持枪。

图片:在敌人严刑拷打面前,吉鸿昌坚贞不屈
他坐在椅子上又向拿枪的敌人说:“到前面开枪!共产党员要死得光明正大,决不能在背后挨枪,我要亲眼看着敌人的子弹是怎样打死我的。”就义前他振臂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枪声落地,吉鸿昌仰靠在椅背上英勇就义,年仅39岁。吉鸿昌将军的一生始终在践行报效国家、为民造福的誓言,每一步都在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他出身寒门在战场上出生入死挣得功成名就,大可以心安理得地享受高官厚禄,这条路没有阻力、没有风险;但是他确有鸿鹄之志,心中装有大义,时刻未忘初心,在那个混乱的时代完成了从旧军人到共产主义者的转变。

吉鸿昌家中的椅子

图片:吉鸿昌写就义诗吉鸿昌被杀害于北平陆军监狱
如今,吉鸿昌烈士静静长眠在这宁静的归所,每逢11月24日,郑州烈士陵园都会为他举行纪念活动,在墓前献上鲜花,为家属代为祭扫以告慰烈士英魂。山河无恙、英魂长存,为了实现梦想中的新世界他饱受风雨,现在让我们沿着英烈以生命筑起的路标,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继续前进!- 上一篇: 郑州烈士陵园2022年“宪法宣传月”知识科普
- 下一篇:74年前的今天,郑州解放了